首页 > 质检 > 质检资讯 > 热点 > 正文 
 
  羊毛衫无异味防缩技术研究现状
2013-12-15
                                                               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羊毛衫后整理中由防缩工艺而产生了各种异味,由此产生了无异味防缩技术的研究,并介绍了无异味防缩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羊毛衫;防缩;异味

 

随着全球化“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人们对纺织产品的要求已从传统的实用、美观、耐用转向了对自身安全和环境友善的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和世界权威组织已相继颁布法律和技术标准严格规范纺织品的安全性。其中纺织品异味指标作为强制指标纳入了安全考核体系。Oeko-Tex Standard 100和我国强制标准GB/T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的气味做了明确的规定,规定产品不得有霉味、汽油味、鱼腥味、芳香烃味及香水味等特殊气味。

调查发现,为了使羊毛织物松软、滑腻且去除刺痒感,达到防缩可机洗的要求,羊毛衫大都经过氯化防缩整理。由于防缩整理加工环节中的氯化、还原、碱中和及有机硅整理等步骤会产生大量的异味,包括残留的含氯化合物、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含硫化合物等异味。所以羊毛衫异味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各种防缩工艺所产生的异味,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无异味防缩技术研究现状,为今后无异味防缩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 防缩羊毛衫异味的来源

异味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霉味、高沸程石油味、芳香烃气味(或香味)、鱼腥味等。根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指出,纺织品中异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由纺织品上残留的化学整理剂和助剂产生;二、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或由于自身的多孔性而从环境中吸收来的异味。多数纺织品的异味都可以经过水洗、风吹、日晒进行消除,但经过氯化防缩整理后的羊毛衫却不同,虽然水洗后异味在短时间内会减弱或消失,但不久后异味又会慢慢出现。

其原因在于羊毛氯化防缩的原理。目前常用的氯化防缩整理剂是一种含氯氧化剂:二氯异氰尿酸(DCCA)或其钠盐(NaDCC)、钾盐(KDCC)。有资料显示DCCA对羊毛纤维作用的本质是在酸性条件下,缓慢生成的次氯酸(HOCL)对羊毛纤维角质的氯化水解作用,以水解分子间或分子内的二硫键为主,也能少量水解多肽主链,达到柔和纤维的效果(通常称之为羊毛剥鳞)。而羊毛纤维能够吸附过量的DCCA或者说DCCA能够扩散到纤维中去,残留的DCCA或已部分水解的DCCA,会慢慢释放出有效氯,继续与纤维反应,加速蛋白质的变形而形成异味,另外纤维上残留的杂质,特别是羊毛鳞片外层和鳞片内层中残留的蛋白质短肽链的水解变形也是羊毛衫产生异味的因素之一。

 

2 防缩羊毛衫异味解决途径

    目前,市场上的羊毛衫80%以上都经过氯化防缩整理,该工艺已经发展成为羊毛衫行业必不可少且较为成熟的一项后整理技术。但经氯化防缩后的羊毛衫会产生不易消除的异味,更为不利的是这种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含有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而AOX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受到严重关注。因此寻找合适的、清洁少污染的整理技术已成为热点。

    羊毛防缩整理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将羊毛表面的鳞片软化和去除,从而减少羊毛表面的方向性摩擦效应;二是在纤维表面用树脂状物质覆盖,通过交联作用使纤维方向性摩擦效应减弱。新技术则从以上两方面展开。

2.1 臭氧处理方法

    有日本科研机构经研究发现,羊毛与臭氧接触时,可使羊毛纤维表面各层构造发生均匀化。其结果使羊毛在湿润状态下鳞片不再张开,防止羊毛纤维的毡缩。其优点是对环境极为友好,但与氯化处理法相同的是易造成纤维强力降低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

2.2 蛋白酶处理法

蛋白酶处理是利用蛋白酶对羊毛纤维肽键的水解作用使羊毛的鳞片产生部分溶解,达到去除鳞片的目的,从而使羊毛具有柔软、滑爽的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水解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单独使用蛋白酶处理时达不到机洗的标准,仍需要采用化学试剂进行预处理,二是处理时难以将酶的作用控制在羊毛纤维表面,造成对羊毛主体的损伤,降低羊毛纤维织物断裂强力性能等。其优点是高效性、节约能源以及减少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环保的防缩整理方法。

另外还有氧化-酶素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技术。这些技术由于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

2.3 树脂处理法

树脂整理是最为经典型的加法整理,这种方法是采用聚合物处理羊毛纤维表面,使其表面的鳞片被包覆,纤维之间相互粘合,从而使其防缩。树脂处理工艺简单,防缩性能良好,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织物手感会因涂层的存在受到显著影响;二是涂层的牢度可能受到水洗等因素的影响,耐久性不强。

2.4 生物酶处理法

    生物酶整理时采用谷氨酰胺酶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最后达到理想的防缩效果。其作用机理与传统的生物蛋白酶水解工艺不同,它利用的是羊毛内部的有效官能团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实现羊毛内部或者纤维之间的交联作用,达到防缩的目的。这一处理方法较为柔和,纤维表面发生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2.5 壳聚糖处理法

    壳聚糖具有一定的成膜性,通过壳聚糖处理,可以让羊毛鳞片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阻止相邻纤维间的相互咬合,使纤维定向摩擦效应减弱,更重要的是,壳聚糖可填充在鳞片夹角内或某些损伤处,使鳞片相互隔离而失去作用,从而降低摩擦系数。与传统方法相比,壳聚糖处理的缺点是:1)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2)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的手感、外观不够理想;3)壳聚糖在羊毛织物上的运用比较狭窄。其优点有:资源较丰富,能够提高织物的强力,对织物有抗菌性能。

    目前除了以上两种防缩处理技术外,还有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双氧水与壳聚糖处理相结合、辉光放电反应与胶原质树脂处理相结合、蛋白酶与壳聚糖复合整理、等离子体与壳聚糖复合整理、超声波与壳聚糖复合整理等。这些方法都是先通过预处理方法将羊毛表面的鳞片去除,再涂层,以达到很好的防缩效果。     羊毛衫异味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今后通过优化氯化防缩工艺以及使用绿色无异味防缩处理技术将是防缩技术研究的重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羊毛衫质量检验中心)

 

(中国纤检杂志)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