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大学实践队到成都触摸蜀绣历史感受非遗魅力
2019-07-30
分享至:

  7月14日至21日,为了深入了解蜀绣发展传承历史、进一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学院TESR实践队走进蜀绣之乡成都开展为期9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研蜀绣青年从业人群情况。

  7月14日上午,实践队全体同学准时来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在展厅中,实践队队员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详细地了解蜀绣蜀锦从古至今的发展、用途及工艺方法。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手工丝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若挥锦布绣,望芒今无幅”记载着西汉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场景。晋代,蜀锦、蜀绣并称为“蜀中之宝”;宋代“织文锦绣,穷工极巧”,刺绣已有极高水平。清道光年间,成都刺绣作坊中“华兴”“浴光”“德春”最为著名。

  据悉,汉代以来,蜀锦纹样以奔腾飞跃于山脉云气中的龙虎、辟邪、麒麟、仙鹿、鸿雁等形象为主,构图横向铺开,连贯终幅。而唐初织锦的特点是采用对称形式结构,以团花为主,中央饰以各种动植物传统纹样。明代成都蜀锦织造则主要由蜀王府垄断,更多体现出官营色彩。

  明末清初,随着全国丝织中心的南移,以及蜀地大规模战乱之影响,蜀锦生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清康熙年间,蜀锦织造业开始恢复。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在清代末期达到了顶峰。被誉为“晚清三绝”的“月华、雨丝、方方”,已成为蜀锦典型的图案和绝技,在工艺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走出蜀锦织绣博物馆,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学院实践团队又来到成都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对蜀绣工艺发展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成都市相关部门热情接待了实践队一行,双方就蜀绣文化与工艺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与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交流,成都市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张处长介绍了成都市蜀绣文化与工艺的最新概况,国家对蜀绣文化传承的支持与保护。同时对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对蜀绣文化与工艺技术的重视和探索表示感谢。张处长列举了成都市通过多种产业政策对蜀绣工艺的发展扶持,例如将蜀绣工艺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并以此来提高工艺效率和文化知名度。

  张处长认为,蜀绣文化与工艺传承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其中限制蜀绣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以下几点:一是蜀绣工艺品制作过程耗时长、产品售价高、与现代审美观念有一定差异;二是蜀绣多是以个人手工小作坊为主,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导致蜀绣传承人收入水平较低,从而影响其学习与创新蜀绣工艺的积极性;三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来看,不仅是蜀绣,大多数的非物质传统文化都存着在与现代生活环境融合困难、实用价值不高等问题。

  张处长的讲解,给此次实践调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讲完后,同学们自发的鼓掌,对张处长的精彩讲解表示由衷的感谢。

  为更加深入了解蜀绣渊源,实践队还走进蜀绣之乡安靖镇亲身体验蜀绣制作过程。蜀绣的制作远远比队员们想象的复杂,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队员们仅仅绣了非常小非常小的一部分。

  实践队的同学们还采访了蜀锦传承人,经过采访,大家发现,原来蜀锦的手工织绣工艺十分复杂,一天两个人合作的产量仅7cm左右,一个月的产量也不过3m,并且能够完成蜀锦织造的继承人不超过十人,他们以师徒形式传承,一师一徒的完整历程可能要持续十年左右,仅基本上机织造都需要五到六年才能掌握,并且仅仅是掌握,还不能对制造机械进行维护;采访过程中,队员们有幸见到了全国仅存的一台能实际织造并带有历史色彩的小花楼织机。

  7月21日,在经过9天紧张充实的实地调研后,武汉纺织大学现代纺织学院TESR实践队圆满结束了此次成都之行。“这次成都蜀绣调研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国蜀绣技艺久负盛名,但传承发展任重道远啊!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应该肩负的时代责任吧。”实践队队员,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尹国庆同学感觉收获满满。

  (来源:今日湖北)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