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广州纺织村招工难背后:“厂子多了,工人却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2019-03-11
分享至:

  在送走店内最后一名客人后,林清在手机上看到了“广州纺织村用工难,月薪上万招不到”的新闻推送。“招工难其实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也没想到形势变化的这么快”。林清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道。

  来自汕头的林清今年四十多岁。一年前,她还和丈夫在有着“纺织村”之称的大塘村内共同经营着自家的制衣厂。去年9月,迫于订单浮动、制衣厂增多、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压力,林清和丈夫关掉了制衣厂,在大塘地铁口附近开了这家潮汕风味的餐馆。

  不仅是林清,大塘村的许多制衣厂都承受着类似的压力。一方面,大量制衣厂迁入大塘村,加剧了订单、劳动力的争夺;另一方面,工人的就业偏好有所改变,不愿在制衣厂工作。这些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制衣厂开出高薪,却难以招够合适的工人。

  专家指出,纺织企业要想解决招工难的问题,短期内要改善环境、提高福利,长期来看,应该升级改造以提高效率。像纺织村这样的中小型企业聚集区,应该在政府主导下向规范化的产业园区转型。

  用工难困局

  距离林清的餐馆不到500米的大塘村桥南新街路边,早已站满了招工的制衣厂工人。他们手里一般拿着两样东西,一个是要做的衣物样品,一个是写着工种和价格的纸牌。路上穿梭着来来往往的应聘者,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塘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上世纪90年代,村内开始出现大大小的纺织加工作坊。时至今日,村内已经遍布各种类型的服装纺织厂,多数居民直接将房子出租给工厂作厂房。一楼的铺面多被租用开印花厂、绣花厂、压折厂,楼上住房面积较小,基本上被小型制衣厂租用。由于纺织工厂多,出货量大,大塘村被人称为“纺织村”,每年都吸引着诸多务工者前来寻找工作。然而,今年纺织村却“意外”遭遇招工难。

  其实,每年的春节一过完,大塘村都会掀起一场“抢人大战”。据林清介绍,制衣厂的生意可分为旺季和淡季,每年5月1日之前是旺季,订单数量多,需要的工人也多;到了淡季,用工需求随着订单数量锐减。因此目前要招的主要是临时工,长期工招的比较少。

  “这边大多数厂子都是招临工,计件算工资,每日一结”,在大塘村开制衣厂的刘新燕说,“今年招人格外的难,去年开春每天最起码可以招到6个临工,今年每天最多只能招到3个。”据刘新燕估计,今年招聘者和应聘者的比例达到了三比一,“可能是厂子多了,工人却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周文峰的工厂是大塘村去年新增的制衣厂之一。2018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将对南浦等一批城中村进行改造。周文峰原本在南浦村开厂,租用的厂房面临拆迁,同南浦村的许多制衣厂一样,周文峰将工厂迁到了大塘村。他的工厂目前有8位工人,其中有5位是他的亲戚,其他3位工人都是这几天招的临时工。周文峰介绍,他今天只招到了一位单件工资2毛的临时工,熟练工很难招到,“大塘这边的厂子太多了,招人要难得多”。

  为何招工难?

  对于今年应聘者减少的原因,林清猜测是由于2018年年初来自沙河、白马等服装批发市场的订单突然减少了很多,很多工人当时因无工可做而离开。广州沙河、白马、十三行这三大服装批发市场是大塘村制衣厂的主要供货渠道。一位沙河服装批发市场的店主回忆,2017年年底淘宝平台加强了对平台质量问题的管控力度,许多家以沙河作为大本营的中低档服装淘宝店直接关门跑路,因而导致2018上半年的订单大幅减少。

  此外,购置机器设备的成本降低也是近年来制衣厂数量增多的一大重要因素。林清告诉记者:“原本购买一台机器就需要十几万,现在两万块钱就可以租四台机器,开厂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此前一位在她家制衣厂工作的老员工,赚了一些钱后就自己租用设备,在大塘村开了一家制衣厂。

  与此同时,应聘者对制衣厂的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彭凯来自赣州,2008年起就在广州的制衣厂工作,是一名熟练工人、“职业临工”。彭凯对薪资的要求比较高,目标薪酬是每日工资达到600元以上,“这一行做的多赚的也多,我经验比较丰富,可以做工序复杂的衣服,每天工作14个小时,应该可以拿到600元。”彭凯估算,在旺季时,勤快的熟练工人每月可以拿到近2万元的工资,淡季就算工作量少,每月也能挣1万出头。就在接受采访期间,他就接到了来自一家制衣厂的电话,对方给他开出的待遇预计日薪可达700元,他不再理会招工的人群,直接赶往约定的工厂开始工作。

  不仅是大塘村,广州市近年来普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李汉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春节后企业需补员16.49万人,占全市用工规模的1.9%,用工需求以有经验的普工为主,对初级技能劳动者的需求走高。分析人士指出,普工的流动性相对较大,许多企业在春节前会出现普工流失的情况,开年需要大量新的人手补足生产力,特别是节后不少制造业行业即进入生产旺季,需求更为迫切。

  就纺织行业而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调研报告表明,广东棉纺织企业的节后招工难问题愈发凸显,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人口结构的失衡带来的劳动人口数量下滑,二是就业理念的转变,年轻人的择业考虑的更多的是工作舒适度和环境等因素,三是交通的日益便捷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人口流动性加大。

  此外,产业迁移也加剧了广东省服装纺织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的用工紧张问题。广东省纺织协会副秘书长刘英丹在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不少企业将生产环节往省外迁移,在其他省市设厂,让一部分劳动力直接在家乡就业,导致广东省的部分外来劳动力流失。”

  突围之路

  为了应对招工难的问题,制衣厂只能提升单件产品的工资水平以吸引应聘者,这相应地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像我手里这件衣服的工资成本得提高1块多,才有人愿意做。”周文峰告诉记者。据他计算,如今扣除房租、水电和用工成本,他和妻子平均每个月只能赚到两万多元,“利润越来越薄了,有时候自己挣的还没有一个工人多。”

  对此,刘英丹表示,目前广东的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降低的问题,原料成本、用工成本、用地成本、环保投入、用能成本和企业创新研发投入逐年升高,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议价能力不如从前。另外,成本上升、利润降低还会加剧融资难的问题,“企业想要融资以扩大规模或者升级改造,但由于无法保证利润,成本一核算,反而不敢融资了。”

  “在日益明显的招工难问题上,升级改造和提高效率可能是纺织企业唯一出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调研报告中写道。短期内,刘英丹建议纺织企业可以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福利、建立激励制度入手。

  另外,城中村内的制衣作坊若想要寻求转型突破,刘英丹提供了两条思路,一方面,如果工厂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应该走向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像大塘村这种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区应该积极向产业园区转型。“当然,产业园区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进行产业布局规划,提供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的支持。”刘英丹补充道。

  记者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特色城镇:“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形成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此前,广东省已将建立了赤坎、回龙、雁洋、北滘、古镇、古竹等特色小镇,不过均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刘英丹认为,广东若能建立以服装纺织生产、销售、展览为特色的城镇,纺织村也许会赢来转型的机会。

  在纺织村内,那些纺织工人也在摸索新的出路。彭凯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他的很多工友近几年选择了转行或者返乡就业。“很多朋友赚到了钱后要么去开店做老板了,要么回老家工作了,现在老家那边也开了很多厂”,彭凯解释道。

  作为曾经的制衣厂长,林清也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转型”,“现在开厂累、竞争大,人都招不到了,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林清笑着说,相比于开制衣厂,她还是觉得开餐馆更开心。

 

  (来源:经济观察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