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天津自贸区打通北京“海路”
2017-04-21
分享至: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贸区正式挂牌运行。这个曾被赋予“北方惟一”重要角色定位的自贸区,在更多业内专家眼中,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贸区,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为京津冀、“一带一路”沿线等更广泛区域内的协同往来提供了一个新支点。自贸区挂牌运行之初,人们就总愿意将它与北京联系起来,甚至有业内人士笑称距离北京仅100多公里的天津自贸区,简直就是一扇为北京企业敞开的“出海”大门。

  打开京津冀企业出海大门

  “天津自贸区不仅是天津的自贸区,更应是京津冀共同建设的自贸区,三地的优势都要向京津冀更广阔的区域内进行延伸、实现最大化,就势必要借力天津自贸区。”首都经贸大学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叶唐林解释称,而且天津自贸区仅依靠天津自己是撑不起来的,需要依托整个京津冀的优势,尤其是与北京在现代服务业、金融等行业上的细化分工。

  对此,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自自贸区设立以来至今年3月底,北京企业到天津自贸试验区投资项目4192个,投资额3021.37亿元;河北企业到天津自贸试验区投资项目2653个,投资额467.08亿元;京冀企业投资占同期天津自贸试验区投资项目总量的21.82%,投资总额的31.07%。从投资领域看,京冀企业在东疆片区的投资主要分布在互联网、贸易、保理、租赁、航运等领域,在机场片区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在中心商务片区的投资主要分布在金融和类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

  其实,在北京、河北企业投资、落户天津自贸区,为自贸区加速发展“添柴”的同时,企业本身也打起了自己的算盘。据介绍,过去两年,天津自贸区已经实施了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北京、河北企业通过天津海港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缩短3天,通关成本减少近30%;实行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模式,通关时间平均每批货物节省0.5天,每标准箱节约物流成本120元,口岸快速放行率达88%。

  放眼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的宏观层面,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单泽峰介绍,目前,天津自贸区已吸引中国供销集团、华能集团、中船重工等40余家央企或其控股公司在新区设立功能性总部,引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400余个,投资规模超千亿元。其中,天津自贸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主要对接北京总部、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探索打造京津冀总部集聚区,与驻京央企在跨境并购、混合所有制改革、产融结合等领域开展合作,发起设立京津冀跨境电商联盟等区域协同合作模式。

  承接北京产业转移

  有了过去两年打下的基础,未来天津自贸区与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的往来将重点向深度合作挖掘。蒋光建介绍,今后天津自贸区将积极推动在北京率先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推动京津通关服务和口岸物流一体化、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同时,天津还将开展与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对比试验、互补试验,加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成果的交流和借鉴。

  “作为自贸区的主管部门,我们此前就常同北京相关商务部门交流制度创新经验,例如区域间物流标准化以及冷冻食品标准化运输,确保从海外进口的新鲜果蔬在天津口岸入关后,能第一时间进入北京市场”,蒋光建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自贸区市场监管部门刚出台了一项新的便利政策,即未来北京、河北企业迁到天津后无需更改名称,自贸区企业办事窗口也将为它们开辟专用通道。

  为北京企业输出利好的同时,天津自贸区也将积极从北京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汲取建设经验。蒋光建举例称,目前在北京的中外合资航空维修企业,外资可以实现控股,这是全国首例,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今后有望借鉴,“此外,北京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设计等产业的发展经验同样值得天津学习”。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直言,在互相借鉴的基础上,北京和天津有望携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取得更实质进展,“北京因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转移部分服务业,而天津为了更好地建设国际金融城和航运城市,需要优化部分过剩的制造业,这两部分转移产能相互匹配,其实可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套餐,从而极大提高转移落地的成功率”。

  而在未来的对接中,正处于前期规划设计中的天津自贸区曹妃甸片区也将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白明表示,作为华北地区的深水良港,曹妃甸过去一直是大型货物集中港,以运输铁矿石、煤炭等货物为主,不过既然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未来这一港口也应进行多元化调整,例如增加集装箱运输,方便零散机电轻工产品进出港。

  助力雄安新区建设

  “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天津付出什么、调整什么我们都坚决落实”,在调研雄安新区的过程中,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日前的一番表态将天津增援雄安新区建设的方向,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对此,有分析指出,作为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自贸区,天津自贸区势必将为新区建设提供重要经验。“雄安新区未来将集中承载非首都功能,附属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央企总部、人员迁入如果受到影响,功能承接就受到影响,因为一定要确立较高定位和灵活机制。”叶唐林表示,天津自贸区在保税、金融等方面有很多优势,雄安新区未来建设重点之一也是高精尖功能和产业,因而双方在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势,而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尤甚。

  在核心区建设之余,雄安周边产业也需要集聚转型升级,例如白沟新城就面临着已有服装加工有待往外疏解。“雄安新区大进大出的物流、人流与新区定位不吻合,临近的白沟地区规模较大的服装箱包加工也不可持续”,叶唐林直言,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势必借助自贸区有益政策经验的推广复制,对区域周边区域定位重新调整。

  白明也表示,雄安新区未来七大定位中,有不少与天津已有的商业业态相吻合的部分,例如高精尖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等,“例如天津的融资租赁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今后雄安如果有空间发展相似产业,就可以直接向天津自贸区取经”。

  

  (来源:北京商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