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最新 > 正文 
 
  云南晋宁:3000名绣娘民族刺绣作品大放异彩
2017-02-03
分享至:
  中国的刺绣艺术曾随着古代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些老祖宗的瑰宝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何将民族刺绣保护传承下来,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云南大不同民族刺绣传习馆正式开馆了,3000名云南绣娘的刺绣作品在这里重现了昔日的光彩与魅力。

  走进大不同民族刺绣传习馆,精美的刺绣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这里,人们可以看见晋宁本土的民族刺绣作品,还能欣赏到云南其他少数民族,如侗族、苗族、藏族、壮族、哈尼族、布朗族的民族刺绣品。与传统的刺绣品不同,这些纯手工的艺术品被镶嵌在服饰和装饰品上,古老艺术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显现出了不一样的韵味。

  唐兰英是晋宁县双河彝族乡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眼下也是云南大不同的刺绣技术顾问。在传习馆里,她在忙着向许多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晋宁本土的彝族刺绣品的同时,也开始博采众长,学习外来刺绣作品的先进技艺。

  中国,是刺绣工艺的发源地,早在四五千年前便已开始养蚕,缫丝。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逐渐兴起。中国人善于用各种针法和技艺表现花鸟鱼虫,人物风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度里,有些少数民族没有文字,甚至可考证的历史也很少,许多传统民族服装上的精美刺绣体现着他们祖先的生产生活状态,他们身上的一针一线体现着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历史。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祖宗留下的精美瑰宝一度成为博物馆里的艺术品,远离大众,如何将一针一线重新赋以生活气息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为了将本土民族的刺绣工艺品走出去,大不同充分利用优势,并在云南寻找到了3000多名绣娘,绣娘们提供手工技艺,大不同提供刺绣模板和样式,双方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作,定制出的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尚气息的服装、装饰品大受赞赏。现在大不同的民族刺绣工艺品在国外进行推广和包装,取得了较大的反响。


(来源:昆明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0412.jpg
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全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