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服装 > 国内服装 > 正文 
 
  中山服装产业打响“中山装”品牌
2016-06-23
分享至:

  值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之际,如何将孙中山精神、文化与中山产业的“文化+”战略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讨论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6月22日,由中山市政协牵头组织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中山装与中山服装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沙溪镇举行,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与相关的市、镇领导,来自高校的专家,行业协会、企业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会。丘树宏表示,“中山装”既指特有的中山装服饰,也指中山的服装产业,要通过文化因素撬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打响服装产业的“中山造”品牌。

  三镇区已建产业联盟抱团突围

  座谈会上,沙溪镇镇长陈顺葆就该镇休闲服饰发展现状作了汇报。据悉,今年1-5月,沙溪全镇服装产业产值为6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全镇的服装企业达3260家,比增5%;规模以上服装企业68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1家,超5亿元的有2家。

  陈顺葆透露,目前沙溪镇以电子商务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宽服装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以“互联网+服装全产业链”为导向,加快服装产业在设计研发、面料供应、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深度融合,构建“柔性供应链”和“快速反应加工”模式。去年,沙溪镇依托创建电子商务示范镇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目前,该镇已组织中山40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在阿里巴巴开通“中山牛仔/沙溪针织”产业带平台,并在淘宝网“中国质造”项目上开通“中山沙溪服装产业带”,成为全国首批23个重点产业带之一。

  此外,来自小榄、大涌的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也就两镇的服装产业情况作了相关介绍。当前,小榄、沙溪、大涌三镇联手抱团突围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去年由三镇牵头组建的“中山市服装产业联盟”,在对接国内顶级资源方面打开了局面。据悉,该联盟将在制定国家面料馆、检测中心、品牌推进中心、中国服装设计师创作中心等规划建设方案有新的动作,以进一步增强中山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山沙溪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陈锦康提出,中山的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应整合沙溪休闲针织产品、大涌牛仔产品和小榄的内衣产品产业集群优势,对外打产业集群牌,进一步打造本土的中山优秀设计师品牌。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整合资源把中山服装产业优质资源与国内优质资源相结合,全力培养“中山设计”品牌。

  巧用孙中山文化升级产业平台

  在平台搭建方面,为适应新形势,沙溪镇也进一步整合资源进行了平台升级的探索与尝试。其中,互联网思维是该镇布局和升级沙溪镇三大服装专业市场的一条主线。当前,沙溪镇在搭建服装产业平台的过程中,融入了创业孵化、创新协同、电商交易等功能,推动富元国际服装城、龙瑞国际服装城和云汉布匹市场升级发展。

  据悉,富元国际服装城被定位为集产品批零销售、研发、设计、展示、品牌传播、物流、电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装交易中心,实现服装020模式落地;将国际龙瑞服装城发展成大规模的服装批发市场,为全市乃至珠三角服装产业提供贸易平台;同时进一步提升云汉布匹市场、云汉服装商贸市场、岐江公路库存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的软硬件配套,以适应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根据规划,沙溪镇要逐步实现从生产加工基地向商务中心和时尚发布中心转变。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传播学院研究员李乐平对中山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了介绍,对中山当前的服装产业尤其是中山装的产品开发给予高度评价。陈顺葆透露,借今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沙溪镇建议由市政府牵头设立每年一次的中山服装时尚发布平台,举办2016年中国(中山)中山装服装产业设计大赛等,既为纪念活动增加内容,也为中山服装产业转型拓宽渠道。

  丘树宏表示,市政协一向关注中山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对沙溪、大涌、小榄的服装产业也有相关的调研。“可以看到沙溪的服装产业还是有变化的,现在有了新的动向、新的技术、新的业态,就会有新的希望。”丘树宏指出,“作为一个传统产业,服装产业在转型升级方面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要集中力量把平台做大,要利用好文化牌来培养本土品牌。”

 

  (来源:南方日报)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第一信息源、第一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www.ctei.cn”,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相关文章
 
  更多>
  更多>
sy.jpg
趣看文物|“纹”见少
sy.jpg
华夏衣冠,跨越千年!
sy1.jpg
2024中国纺联春季联展
sy.jpg
“数”说纺织:2023年
图区.jpg
CTEI祝纺织同仁新春快
sy.jpg
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6217号-29

业务咨询: ctei@cntac.org.cn